別名:麥瓶草,凈瓶、麥瓶子、麥黃菜
分布為害:米瓦罐,石竹科,蠅子草屬;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華北和兩北地區(qū)夏熟作物田的主要雜草,龍其對華北地區(qū)(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地區(qū))的麥類和油菜等夏熟作物,為害嚴重,不僅直接有礙作物的中、后期生長,導致減產(chǎn),而且種子常混雜于收獲物中,影響面粉和油的品質。此外,在湖北、云南和西藏等部分地區(qū)亦有分布和為害。
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25-60cm。全體有腺毛,上部常分泌粘汁。莖直立,單生,具叉狀分枝。節(jié)部略膨大。葉對生,無柄,基部抱莖;基生葉近匙形,莖生葉披針形,全緣?;ㄐ蚓蹅阈雾斏?;花萼簡狀,結果后逐漸膨大葫蘆形,有多條顯著的脈棱;花瓣粉紅色,5枚。蒴果卵形,包于花萼內。有光澤;種子近腎形,扁,紅褐色、有成行南瘤狀突起。幼苗子葉長橢圓形;初生葉2片,條狀匙形,全緣。
發(fā)生特點:生長于低山平原,曠野、荒地、路旁和農田中。種子繁殖,以幼苗或種子越冬。黃河中、下游,9-10月間出苗,早春出苗數(shù)量較少;花期4-6月,種子于5月漸次成熟,多混雜于作物種子中傳播,約經(jīng)3-4個月的休眠后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