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初孵幼蟲結蔬松網在葉背群集取食葉肉,受害不為呈網狀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縱列。3齡后幼蟲開始分群為害,可將葉片吃成空洞、缺刻,嚴重時全部葉片被食盡,整個植株死亡。4齡后幼蟲開始大至取食,蠶食葉片,啃食花瓣,蛙食莖稈及果莢。
發(fā)病規(guī)律:一、發(fā)生世代。廣東每年發(fā)生10~11代,長江以北地區(qū)每年發(fā)生4~4代,山東煙臺、青島、菏澤每年發(fā)生5代。二、越冬。以蝸在土室內越冬,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全年可生長繁殖為害。三、發(fā)生時期,7~8月份為害較重。四、環(huán)境因素,最適宜的溫濕度是20~23攝氏度,相對濕度50~75攝氏度,成蟲趨光性。
病害病原:一、甜菜夜蛾,端翅目、夜緩科。二、形態(tài):(一)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黃褐色、黑褐色等,陵部體側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呈粉紅色。(二)成蟲晝伏夜出,有強趨光性和弱趨化性,大齡幼蟲有假死性,老熟幼蟲入土吐絲化蠅。成蟲體長10~14mm,翅展25~34mm。體灰褐色。前超中央近前緣外方有腎形斑1個,內方有圓形斑1個。后翅銀白色。(三)卵圈慢頭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狀的隆起線。(四)崤體長10mm左右,黃褐色。
防治方法:①20%甲氰菊酯乳油(中等毒)
使用30-40毫升/畝噴器(治療性)一、于成蟲高峰期一周以后,幼蟲2~3齡期用藥。二、為延緩抗藥性產生,一種作物生長季節(jié)內施藥次數不要超過3次,或與有機磷等其它農藥輪換使用。三、在低溫條件下藥效比高溫狀態(tài)下好,提倡早春和秋冬施藥。四、安全間限期3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五、不可與堿性物質混用。六、無內吸作用,因而噴藥要均勻、周到。
②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中等毒)
使用40-50毫升/畝噴霧(治療性)本品為非內吸性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具有殺蟲譜廣,作用迅速等特性。安全間隔期為14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數為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