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一、初孵幼螺只取食葉肉,留下表皮,稍大個體則用齒舌將葉、莖舐磨成小孔或將其吃斷。二、寄主紫薇、芍藥、海棠、玫瑰、月季、薔薇、白蠟、白菜、蘿卜、甘藍、雍菜、花椰菜等多種蔬菜。
發(fā)病規(guī)律:一、每年發(fā)生1代。以成貝或幼貝在菜田作物根部,草堆、土縫里越冬。每年3月下句越冬蝸牛陸續(xù)恢復活動,5~6月份為交配產卵盛期。6~7月份形成全年中第1個幼貝高峰,8~9月份高溫干早部分幼貝死亡,到了9月下旬后,氣溫下降,蝸牛又恢復活動。喜陰濕天氣,如遇雨天,晝夜活動為害;而在干旱情況下,白天潛伏,夜間活動。當溫度在11.5~18.5℃,土壤含水量在20%~30%時對其取食活動生長發(fā)育有利,若溫度高時,25℃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0%~15%以下或40%以上,會引起死亡或生長受到抑制。二、分布中國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華南各省等。
病害病原:一、同型巴蝸牛,柄眼目,巴蝸??啤6?、(一)成蟲:成貝頭部發(fā)達,頭上具有兩對觸角,眼在觸角的頂端,口位于頭部腹面,并具有觸唇,足在身體腹面;螺殼呈扁圓球形,殼高9.1~13.6mm,殼寬11.2~18.4mm,螺層數有5~6層,殼質堅硬,黃褐色或紅褐色,螺旋部低矮,體層較寬大,周緣中部有一條褐色帶,殼口馬蹄形,臍孔呈圓孔狀。(二)卵:園球型,直徑約2mm,乳白色有光澤,近孵化時變成土黃色。(三)幼蟲:初孵幼貝螺殼高0.8~1.7mm,有1~2個螺層,5個月后螺層增至4~5層,9個月后增至5~6層。
防治方法: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43-57克/畝噴霧或撤毒土(治療性)采用撒施時,要等到田水澄清時投放,以免泥漿包裹藥劑降低藥效;施藥時保持田間水深度3-5厘米,旅藥后保持2天以上不再灌水。本品屬于酚類有機殺軟體動物劑。其作物機理為:藥物通過阻止水中害螺對氧的援入而降低呼吸作用,從而窒息死亡。本品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