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一、生活習性。3月中旬開始活動,晴天白天潛伏,晚上活動,陰雨天則整天活動。刮食枝、葉、干和果實的皮層及果肉,并在爬行后的葉片和果實表面留下一層光滑黏膜。5月份成蟲在根部附近疏松的濕土中產(chǎn)卵,卵表面有黏膜,許多卵產(chǎn)在一起,開始群集為害,后來分散取食。二、為害特點。蝸牛成蟲和幼蟲取食枝、葉皮層,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使植株生長受阻。蝸牛取食枝葉時,還分泌黏液,使枝、葉皮層腐爛,造成1-2厘米粗的枝梢干枯。蝸牛還取食果實,使果實產(chǎn)生孔洞,慢慢發(fā)黃而脫落。
發(fā)病規(guī)律:一、世代。年發(fā)生1代,以5~6月份危害較重。二、越冬。以成蟲或幼蟲在淺土層或落葉下越冬。
病害病原:一、柄眼目,大蝸???。二、形態(tài)特征:(一)成蟲:體長約35毫米,體軟,黃褐色,頭上有兩個觸角,體背有1個黃褐色硬質(zhì)螺殼。(二)卵:白色球形,較光亮,孵化前土黃色。(三)幼蟲:體較小,螺殼淡黃色,形體和成體相似。
防治方法:①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43-57克/畝噴霧或撤毒土(保護+治療)本品屬于酚類有機殺軟體動物劑。其作物機理為:藥物通過阻止水中害螺對氧的攝入而降低呼吸作用,從而窒息死亡。
②80%四聚乙醛可濕性粉劑(中等毒)
使用25-40克/畝噴霧(保護+治療)本品是殺軟體動物劑,以胃毒為主,兼有觸殺作用。其作用方式是蝸牛通過消化道吸收后麻痹神經(jīng)而死亡或接觸本品的蝸牛分泌大量的粘液而造成身體失水最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