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為害:馬鈴薯干腐病是馬鈴薯貯藏期的重要病害,發(fā)生普遍,損失10%-20%嚴重時達30%以上。
癥狀:干腐病主要為害塊莖,病薯外表出現稍凹陷斑塊,黑褐色,切開病薯,腐爛組織呈黑色,黑褐色,淡褐色或黃褐色,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病薯形成空洞。病斑多發(fā)生在塊莖臍部,初期在塊莖病部表面呈暗色的凹痕,逐漸發(fā)展使薯皮變成典型的皺縮或形成不規(guī)則的同軸褶疊。發(fā)病重的塊莖病部邊緣呈淺灰色或粉紅色多泡狀突起,剝去表皮,病組織呈淡褐色至黑色顆粒并有暗紅色斑。髓部有空腔,干燥時白色菌絲充滿空腔,濕度大時,發(fā)病部位呈肉紅色斑狀物,無特殊氣味,濕度低時,內部患病組織呈褐色并邊干,至干硬而皺縮。
病原:病原為深藍鐮孢菌和腐皮鐮孢菌,均屬于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殘組織、土壤中。主要通過收挖、運輸期間所造成的傷口、擦傷表皮的塊莖侵染,也可通過其他病害所造成的傷口侵入,還可以通過塊莖皮孔、芽眼等自然傷口侵入。被侵染的種薯腐爛,污染土壤,污染的土壤又會附在收獲的塊莖表面。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C,5°C生長緩慢,貯藏后前2個月發(fā)病較輕,2個月后隨著貯藏時間延續(xù),該病為害逐漸加重。窯藏馬鈴薯較窖藏馬鈴薯發(fā)病重,當窖溫較高、濕度較大時,大量貯藏的薯塊發(fā)病較重。翻窖、倒窖次數多,易造成新的機械損傷,對該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條件,發(fā)病重。此病與生長期的降而量沒有明顯關系。
防治措施:
(1)新薯入窖貯藏前要將窖內雜物清掃干凈,并用點燃的硫磺粉熏蒸。
(2)入窖時嚴格剔除病,傷和蟲咬的塊莖,并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預貯堆放3天左右,使塊莖表面水分充分蒸發(fā),使傷口愈合,形成本栓層、防止病菌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