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白條芫菁、鋸角豆蕪青
分布為害:豆芫菁,屬鞘翅目,蕪青科。為害大豆、花生、馬鈴薯、棉花、甜菜等。北起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南至臺灣、海南及廣東、廣西、云南,東抵國境線,西達新疆,再由甘肅、青海折入四川、云南,是我國分布最廣,發(fā)生最多的芫菁之一。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及歐洲、北美洲。
為害特征:豆芫菁為害嫩莖及花瓣,有的還吃豆粒,使其不能結實,對產量影響大。幼蟲以蟑卵為食,是蝗蟲的天敵。成蟲能短距離飛翔,常群集取食,喜食嫩葉、嫩莖,吃光后轉移為害,食料缺乏時出可取食老葉,為害輕者,莖葉殘缺不全;重者,葉莖、花全被吃光,僅留老莖稈,遍地布滿藍黑色顆粒狀糞便。
發(fā)生規(guī)律:在華北地區(qū)年發(fā)生1代,湖北年發(fā)生2代,均以5齡幼蟲(偽蛹)在土中越冬,翌春蛻皮發(fā)育成6齡幼蟲,再發(fā)育化蛹。一代區(qū)幼蟲于6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成蟲發(fā)生與為害期:二代區(qū)成蟲于5-6月間出現(xiàn),集中為害早播大豆,而后轉害茄子、番茄等蔬菜,第一代成蟲于8月中旬左右出現(xiàn),為害大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轉移至蔬菜上為害,發(fā)生數(shù)量逐漸減少。成蟲白天活動,尤以中午最盛,群聚為害,喜食嫩葉、心葉和花。成蟲遇驚常迅速這是或落地藏匿,并從腿節(jié)末端分泌含芫菁素的黃色液體,觸及皮膚可導致紅腫起泡。成蟲羽化后4-5天開始交配,交配后的雌蟲繼續(xù)取食一段時間,而后在地面挖一5cm 深,口窄內寬的土穴產卵,卵產于穴底,尖屬向下有粘液相連,排成菊花狀。熱后用土封口離去。成蟲壽命為30-35天,卵期18-21天,孵化的幼蟲從土穴內爬出,行動敏捷,分散尋找蝗蟲卵及土蜂果內幼蟲為食,如未調食,10天內即死亡,以4齡幼蟲食量最大,5-6齡不需取食。
防治措施:避免在害蟲常棲居活動區(qū)城種植大豆、 馬鈴薯、甜菜等中華豆芫菁的喜食作物、秋學深耕被害作物附近棄耕地、休閑地等、清除雜草,破壞豆芫菁產卵場所,機械承傷、風于或餓死幼蟲。捕殺成蟲,成蟲群聚為害時??捎冒⒉稖缦x。
如果您對科萊茵水溶肥感興趣,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識,您可以點擊在線留言給我們留言,或撥打 400-699-2268 向我們咨詢,我們誠摯歡迎您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