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蒜干腐病是土傳病害,植株染病后葉尖發(fā)黃干枯或葉面出現淺黃色條斑,有時擴展到鱗莖上,鱗莖基部呈水漬狀暗褐色,有的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霉,拔出病株,根部呈褐色腐爛,病株抽盞慢,影響蒜整上市,貯藏期染病從根部至蒜瓣發(fā)黃,軟化后干縮。
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以厚垣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姐、線蟲等傳播,從傷口侵入,在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施肥不當或氮肥過多、土壤過濕及洋蔥生長后期遇高溫多雨易發(fā)病,地蛆為害嚴重或大水浸灌、田間積水或低洼地塊發(fā)病重。
病害病原:稱尖鐮孢菌洋蔥?;停瑢侔胫愓婢?。子座褐色或紫色,在馬鈴蓉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上生出棉絮狀氣生菌絲,產生桃紅色或紫紅色色素。分生孢子有大小兩種:大型分生孢子在病組織上易形成,鐮刀形或紡錘形,多具隔膜3個,大小33~36×3.8~4微米,5個隔膜的44×3.9微米;小型分生孢子生在氣生菌絲中,單胞無色,卵形或長橢園形,數量多。在菌絲中間或頂端形成球狀厚垣孢子串生,病菌生長溫限4~35℃,發(fā)育適溫25~28℃。與典型種區(qū)別在于只侵染洋蔥,不與馬鈴薯上的菌系交互侵染。
防治方法:①20%噁霉·稻瘟靈微乳劑(低毒)
使用40-60毫升/畝灌根(保護+治療)每季最多使用2次。具有預防和治療枯萎病等作用。安全問隔期為7天。
②1.2%辛菌胺醋酸鹽水劑(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灌根(治療性)發(fā)病初期開始用藥,每7-10天一次,連施2-3次。辛菌胺醋酸鹽為氨基酸型內吸性殺菌劑,對導致作物病害的多種真菌、細菌和病毒均有較好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內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