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主要為害茄子的葉和果實。葉片染病初現(xiàn)邊緣不明顯的褪綠斑點,病斑背面長有欖綠色絨毛狀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致病葉早期脫落。果實染病,病部呈黑色,革質,多從果柄蔓延下來,致果實現(xiàn)白色班塊,成熟果實病斑黃色下陷,后漸變黑色,最后成為僵果。
發(fā)病規(guī)律:一、氣候因素。多發(fā)生于早春茬各類保護地種植的中后期,連陰雨天氣,氣溫升高,易發(fā)病。二、栽培因素。澆水過多,管理粗放,保護地內光照過弱,通風不良而濕度長期較高,有利于葉霉病的擴展和加重為害。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或以菌絲潛伏在種子中或以分生孢子附著于種子上越冬。病原分生孢子出生芽管,主要從寄主葉背氣孔侵入。第2年遇適宜環(huán)境條件即產(chǎn)生分生孢子,以后病班上又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在成株期病害蔓延最迅速。三、傳播特點。病原借氣流、流水或其他農事操作傳播。
病害病原:病原為褐孢霉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一、形態(tài)。菌絲體疏散,分生孢子梗由子座伸出,不分枝或偶爾分枝,直或彎曲,基部狹窄,向上漸寬,孢子梗一側有節(jié)狀膨大,能側生為短型側枝,淡褐至欖褐色,光滑。產(chǎn)孢細胞單芽生或多芽生,合軸或延伸,棍棒形或圓筒形,有疤痕。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鏈常分枝,具0~9個分隔,兩端鈍園,淡褐到欖褐色,表面光滑,有時臍部稍凸出。分生孢子大?。?2.5~58.8)um×(5.0~8.0)um,有1~4個闊膜,最多可達7個。孢子梗寬3~7.5um,長100um以上,往往數(shù)根成叢聚集一起。二、特性。菌絲在10~40℃之間均可生長,以30C為最適,低于5C和高于45℃時不能生長。
防治方法:①50%春雷·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75-94克/畝噴霧(保護+治療)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開始施藥,注意噴霧均勻,每7-10天左右施藥一次,可連續(xù)用藥2次。噴藥后三小時內遇雨應再補噴。大風天或預計3小時內降雨,請勿施藥。該產(chǎn)品是一種低毒,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復合殺菌劑,它是生物農藥春雷霉素和化學農藥多菌靈復配而成的。對葉霉病有良好的防效。
②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7.5-10克/畝噴霧(治療性)本品是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具有較強的內吸傳導性,對病害具有治療、鏟除和預防作用,可在發(fā)病前后使用,尤以發(fā)病初期使用效果最佳。本品粉劑顆粒極細,粘著性強,耐雨水沖刷,雨前使用可防病,雨后使用可追殺借雨水萌發(fā)侵染的菌絲體,鏟除病源,阻止發(fā)病。安全間隔期為7天,每個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數(shù)為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