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隱翅蟲分布范圍廣,幾乎遍布世界,喜潮濕環(huán)境。成蟲一般具翅,能飛過海面遠離陸地,但隱翅蟲自身的擴散能力并不強,它們的這種行為也只是為了避害。隱翅蟲棲息的生境多種多樣,林間或森林地表枯枝落葉層、草原、倒伏松樹的皮下寬松的空間、腐敗的水果、綻放的花朵、腐爛的樹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里的植物、糞便、腐肉、脊椎動物的巢穴等地方都能見到隱超蟲的身影。還有些隱翅蟲生活在特殊的生境里,有的寄生在磨菇里面,寄生在蝸牛身上。
發(fā)病規(guī)律:隱翅蟲多生活在潮濕的地方。夜間活動的頻率受氣溫、光亮、風向等因素的影響。
病害病原:一、隱翅蟲居于鞘翅目隱翅蟲科。鞘翅極短,因其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二、特征:多數(shù)細長、體小,兩側(cè)平行,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媽蟻,一般不到3毫米(或1/8時),最大可達3厘米。大多數(shù)種類鞘翅短而厚,長約等于寬,后翅發(fā)達,起飛時能迅速從鞘翅下展開,飛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幫助疊好,重新藏在鞘超下面。大部分腹節(jié)外露。有些種類后翅退化,甚至鞘翅一并退化;有些種類鞘翅發(fā)達,完全蓋住后翅及腹部。幼蟲無翅。有些大型種類有美麗的黑色和黃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為均像兵螞蟻。
防治方法:①2.5%溴氰菊酯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20-40毫升/畝噴霧(治療性)本品以觸殺、胃毒為主,對害蟲有一定驅(qū)避與拒食作用。作用部位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為神經(jīng)毒劑,使用昆蟲過度興奮、麻痹而死。本品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7天,連續(xù)使用間隔7天。
②300克/升氯蟲·噻蟲嗪懸浮劑(微毒)
使用27.8-33.3毫升/畝噴淋或灌根(治療性)本品由兩種作用機理的殺蟲劑混配而成,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刺吸式及咀嚼式口器害蟲有效,施藥1次,安全間隔期14天。